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小小乒乓展风采

发布部门: 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部门党委 离退休工作处      发布时间:2016-11-17



云南大学老年乒乓球协会是 2001 年由离退休处和体教部共同筹办,由当时生物系的杨明江教授负责建立起来的。由一开始的 10 多个人发展到现在的 40 多人,现在由体育学院退休的杨国智教授和离退休工作处退休的许正萍老师担任负责人。杨国智教授曾一直担任云南省大学生乒乓球队教练共 18 年。他退休后,还坚持打乒乓球。2005 年率云大老年队代表云南高校参加全省比赛。获云南高校老年乒乓球比赛男子团体第一名,在2001 11 月的省级机关首届老年人运动会中,杨老师获得“联谊杯”乒乓球比赛男子个人单打第八名。

2013 年昆明的 12 月比往年要冷很多,银杏道漫漫的黄叶落尽后,校园里显出些许萧瑟和寒气。穿过银杏道和篮球场,我来到了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办公楼,采访云大老年乒乓球协会。上楼梯的时候,我隐约听到啼嗒啼嗒有节奏的乒乓球声。随着声音由远及近,我来到了活动现场,四张乒乓球桌一字排开,最靠近门口的一桌两个老教授正在激烈地对打,我站在那看了几个回合,心里暗暗叹服老教授们的高超技术,球每每都是来来回回几次却很难决出胜负,看着老教授们活力蓬勃的运动场面,刚刚感到的萧瑟和寒气渐渐散去了……

回忆起那天和老教授们的交流,我至今仍然觉得温暖和受益。在谈到老教授们为什么参加乒乓球运动时,生命科学学院的谢金伦教授说,他从中学开始就接触乒乓球,一直喜欢这项运动,到了退休后,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参加了老年乒乓球协会。谢教授在说到他的日常安排时我深深地被震撼了,一三五打乒乓球,二四打网球,周三弹钢琴,周日买好一个星期的菜。这样健康的生活,怪不得我眼前 75 岁的谢教授看起来容光焕发,猜他比实际年龄小 20 岁都没人信呢。谢教授说乒乓球是他首选的运动项目,乒乓球运动设备简单,普及程度高,打完乒乓球后,觉得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谈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时,谢教授说他在二三十年前就宣传人们对身体亚健康无知的危害,他认为,无论在教师中间还是在大学生中间,都应该增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身体健康要和心理健康一样得到重视,同时每天的运动量也是要控制的,不可多也不可少。他还建议学校开设与身体健康知识相关的选修课程。谢教授如此重视身体健康知识的普及,其根源在于谢教授对于成功人生的看法,谢教授说,一个人要在自己的领域成功,需有“治学”“养身”“处世”“理财”四个“道”的完备,而保持身体健康就是其中的“养身”之道。

另一位云大老年乒乓球协会的成员是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何湘藩教授,他今年也是 75 岁,但依旧精神矍铄。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何教授主要的体育运动是篮球,他在 1984 年的全校教职工比赛中获得过第一名的好成绩。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何教授主要的运动项目变成了乒乓球,因为乒乓球运动相对来说不那么剧烈,比较适合老年人,而且乒乓球要求的场地不大,人员也只需要两个人。在问到为何进行乒乓球运动时,何教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是健康,二是快乐。何教授基本每天都会打球,但是何教授不喜欢打比赛,因为他觉得运动的快乐并不是来源于比赛的输赢,而是在运动过程中的交流和体会。在谈到对老年人健康的建议时,何教授强调了“运动”和“活动”的区别,运动会出汗,活动不会出汗,而运动出汗后心情舒畅,他建议老年人锻炼要做适当的可以出汗的运动,对健康更好。

打乒乓球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可以陶冶快乐的心情,在生命科学院的杨阳教授那里,我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原因。杨教授在中学时代就开始打球,遇上了全国的乒乓球热,他报考了有万人报名的省少体校,并且成功考入学习乒乓球。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杨教授作为知青下乡,在艰苦的条件下,他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打球。从知青到工作到退休,杨教授一直保持着打乒乓球的运动方式。现在杨教授每周保持两到三次的运动量,因为坚持打乒乓球对他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而且打球过程中球友们互相交流,说说笑笑,打完球心情非常舒畅,这对身体是十分有益的。

采访当天穿着蓝色运动上衣、一头银发的陈仲农教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身手灵敏,打球接球间都能看出他多年深厚的乒乓球底子。陈教授原来是物理学院的教授,之前他心脏不好,血脂有问题,打乒乓球后,血脂控制住了,之后在检查中情况都很好。对陈教授来说,打球不仅使得他的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还增加了灵活性,他说如果长时间不打球,就会觉得眼睛和反应都没有经常打球的时候好。

在教授们叙说他们与乒乓球有关的故事中,最令我温暖的是那些乒乓球与友谊的故事。谢金伦教授和朋友梁老师曾经是经常一起打乒乓球的好朋友,后来梁老师去了澳大利亚,阔别多年的老朋友见面,谢教授第一个带梁老师去的地方就是乒乓球场。陈仲农教授平时会在很多乒乓俱乐部打球,因为乒乓球他结识了很多球友,有老年人也有青年人,没有年龄的隔阂,乒乓球给他带来了很多合得来的“忘年交”。

老教授们对现在学校提供的活动条件表示感谢,也肯定云大在云南高校中离退休工作是做得很好的。他们说高等学府是一面旗帜,那么高等学府的体育文化也应该是一面旗帜。老教授们希望逐步完善云大老年乒乓球协会活动的环境和设施,使得云大老年乒乓球协会活动基地的人气更旺,也能邀请其他学校的乒协来比赛,丰富老年乒协的活动。

当天离开老年乒协活动室下楼梯时,我遇见来学习的学生们,他们带着球拍,蹦蹦跳跳,活力十足。此刻,我感受到了一种体育精神的传承,仿佛冬日的阳光洒进心房般温暖。

杨诗萌


云南大学老年乒乓球队活动场景1


云南大学老年乒乓球队活动场景2


云南大学老年乒乓球队参赛情景1


云南大学老年乒乓球队参赛情景2


云南大学老年乒乓球队参赛情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