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为霞满天 --云南大学老教授协会主要成果

发布部门: 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部门党委 离退休工作处      发布时间:2016-11-28

           

云南大学老教授协会自1988年由云大老教授、老领导创立以来,发扬自力更生、勤奋努力,兢兢业业的精神,本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宗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党政领导和学校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依靠广大会员与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一、集体成果

1. 20059月获中国老教授协会颁发的“协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 20083月获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颁发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 201010月再度获得中国老教授协会颁发的“协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4. 201210月获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颁发的“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5. 20134月获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颁发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6. 201312月获云南省老教授协会颁发的“老有所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7. 20143月获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万名科技专家讲科普活动的先进集体三等奖”荣誉称号。

二、个人成果

1. 20147月,以游庆章会长、林超民名誉会长,古明清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阚家德、会员张世杰教授为主体,联合民族研究院的王志芬副研究员,向云南省人民政府诤言办提交的《关于在云南大学建立云南省高等教育博物馆的建议》获得2013年度云南省人民政府诤言奖。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已在呈贡校区着手建设。

2. 老教授们“退而不休”,继续发挥光和热,科研成果突出,至今有协会会员陈智燊、屈野、王紫江、胡问国、周鸿等五名教授获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其人数约占全省退休科技人员获奖数三分之一以上,在学术界和科技界起到榜样作用。

3. 按照云南省老科协关于退休科技工作者评定职称的文件,我们协会严格按照文件的职称评审条件,2012年起,退休前是副高的老师申报正高职称,协会评审专家组认真评审、推荐10位老师到省老教授协会、省老科协参加评审,2012年陈红映、赵椿、李德明、李德贵、阚家德等5位老师和2013年高达明、张 慎、普为民、潘兴涛、张 棨、林 齐等6位老师经省老科协评审,通过正高职资格认定,今年协会还有一位老师申报。此项工作虽不以工资

挂钩,但充分体现其专业水平,学术水平。,协会表彰的全国22名科技工作者之一,王学仁教授同年9月赴北京领奖,并进行了经验交流。

5. 2013年云南大学90周年校庆前夕,由协会会长游庆章主编,副会长李平、古明清任副主编的《为霞满天》、《斯人斯事》两本书出版发行,《云南日报》在读书栏目作了介绍并发表书评,同时在高等教育网上发行出售,还有电子版本供阅读。在《云大校友》刊物上刊登有我校人文学院研究生刘佳瑤对《为霞满天》、《斯人斯事》两本书撰写的读后感《记忆与远方》一文,叙述了两书中的内容是我会会员与在职的教授们的亲身感受之作,既让人怀念云大

历史上的光辉事迹,又勾画出云大美好的未来,已在广大校友与在校师生中引起共鸣。

6.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此举三例:

1)胡问国教授关于《幸福2 XF-2AMT抗金属电子标签的创新研发、生产和应用》的项目,已获得显著性效果:一是出席全国科协在深圳召开的创新科技大会上交流,当时就有商家预定其产品,现已成功生产。二是他带有一个研发团队,其主要成员是兰得春、胡宗高、王建等均是我会会员,其产品投入市场后反应良好,很受客户欢迎。我校门卫的汽车进出口的记录仪便是他们安装成功使用,至今数月有余,质量可靠、性能稳定。

2)普为民研究员在临沧开发石斛的种植,有专门队伍与实验室,石斛在临沧地区广泛推广,对当地农民带来极好的经济效益,他是临沧第一家获得政府与银行支持的民营企业。

3)包德修教授从1993年—2004年间,其发明的专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予的就有16项之多。已转化为生产力,成功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双排电极中高压式拦鱼电网专利,运用于云南、四川、湖南等省30多座大中小型水库,为水库的水产品养殖及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目前,虽然他积劳成疾,身体欠佳,但仍孜孜不倦关心协会的科研工作。

7. 在教育和管理等工作中亦有突出成果。例如,2013年度“红云园丁奖”获奖人选中教育功勋奖的10名教授中,有赵春谷、夏一成、童扬文、木  钧、王焕校、吴道源、李兆同等7名教授是协会会员。其他在教学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督导队伍中有二分之一以上都是协会会员。他们对云大进入区域性的高水平大学起到良好作用。

8. 协会整体科研学术水平较高,现协会有302位会员,据协会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如果按论文、著作、科研、建言献策分类,最近三年来总计有1500多项成果,平均每人每年有1.5项,我们还可从《为霞满天》、《斯人斯事》两本书中找到例证。

9. 协会不仅在“老有所为”中作出骄人成绩,也在“老有所乐”中有所贡献。例如,以协会会员为主的老教授合唱团,不仅在云南省高校的比赛中获得金奖,还在全国性老年协会组织的《永远的辉煌》合唱比赛中,受到好评,并且还到北京、无锡、威海等地巡回演出,受到欢迎。特别在2013年云大成立90周年的校庆晚会中获得全校师生与社会的好评。另外,有协会会员参加的离退休处舞蹈队的“好一朵茉莉花”、“苹果丰收”等节目达到较高水平,受到大家的普遍赞扬。

总之,协会是扎根在老教授中,我们的会员仍保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老教授们“老有所为”的硕果累累,上述的成果,难免挂一漏万,还望大家给予谅解。

云南大学老教授协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