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今日小暑:你不可不知的小暑养生秘诀!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2023-07-07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今日小暑,宣告季夏时节正式开始,这时要重视养生保健。

那么小暑时节该如何养生呢?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01

  • 小暑重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

    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因天气原因小暑时期会引起人体内的血压波动,在床或蹲坐时血压是较为平稳的,但若起立过快,会导致头部血压锐减从而导致身体受损。

    所以在起床、蹲坐起立时不要着急,最好能够活动一下四肢,不需要时间太长,半分钟即可,然后慢慢起身。

    02

  • 情绪养生:心态平和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天热人体温度升高,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和心态不定,让人感到烦躁不安、思维紊乱,易激惹、易怒甚至行为失常等。

    常表现为失眠、健忘、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此时就需要有规律的作息,以安定情绪。

    如果失眠,可以在仰卧或侧卧时,放松全身肌肉,或者注意腹部呼吸的起伏,排除杂念后,心静了自然就可以安然入睡。

    同时优化饮食结构等生活习惯,保持平和、快乐的心态。
     

  • 03

  • 运动养生:少动多静

    小暑养生提倡少动多静,尤其是老人与小孩,以及体质较弱的人,尽量避免在小暑天气中做剧烈运动,以减少损害人的阳气。

    这段时间可以在清晨或者晚上比较凉爽的时候,适当进行小幅度比较缓和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散步,慢跑等。

    这个时节的运动只需要感觉到出汗就行,没必要运动到大汗淋漓,剧烈运动很容易导致脱水,引发不适,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格外注意。

  • 04

  • 饮食养生:合理饮食

    小暑属长夏,阳热下降,水气上升,湿邪易困脾胃。此时要注意清热解暑,健脾利湿。

    饮食以淡补为主,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小暑饮食有三宝

    莲藕:能清热、养血、除烦。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有助于安神,改善因血虚导致的失眠。

    也可将鲜藕切片,佐以小葱清炒,味道爽口,同样也有降暑效果。

  • 黄鳝:性温味甘,属补性食物,有补虚损、除风湿的作用。暑天湿气对寒性、虚性、湿性的人尤为不利。

    绿豆芽: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

    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的作用。

  • 05

  • 夏季养生吃什么?瓜果里的泻火经

    瓜果是含水量很高的食物,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能有效补充夏日流失的水分。

    大多瓜类还能清热利湿,是降温防暑的好食物。

    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夏季瓜果。

    黄瓜:利水。

    南瓜:滋补。

    丝瓜:健脾。

    苦瓜:泻火。

    06

  • 夏季养生吃什么?

    1、山楂、荷叶茶饮

    原料:

    山楂15-30克,荷叶晒干,10克。

    做法:

    先将山楂切片晒干,如煎水每次用15-30克;

    荷叶晒干,每次用10克,煎好后去渣代茶饮。

    功效:

    中医认为夏天属心,长夏归脾,宜养心健脾,山楂荷叶代茶饮,味酸气香,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的作用。

    2、清炒丝瓜

    原料:

    丝瓜、红辣椒、青椒、食盐、姜、油。

    做法:

    1. 丝瓜切滚刀块,青椒切丝,红辣椒切碎;

    2. 热油,下葱花、姜片、干红椒煸香;

    3. 下丝瓜翻炒至半透明状;

    4. 倒入少量清水和盐;

    5. 翻炒至汁稠即可。

    功效:

    小暑节气吃丝瓜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 3、苦瓜黄豆排骨煲

    原料:

    苦瓜300克、黄豆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

    1. 先将排骨、苦瓜切块;

    2. 先将排骨洗净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

    3. 将排骨、苦瓜和浸泡好的黄豆一起放入锅中;

    4. 加水没过食材,用大火煮15分钟后改为小火;

    5. 再焖煮6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

    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的功效。

    朋友们,这个时候天气变得炎热,大家需注意防暑降温哦!

                                                         来源: 养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