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我的养生常识

发布部门: 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部门党委·离退休工作处      发布时间:2020-03-18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积累了宝贵的养生知识,代代相传。我们要学习继承、发扬光大。

人的自然寿命约为120年。多数器官从30岁开始衰老,60岁开始进入老年期。在衰老过程中,检查各项指标都没有病,但有疲劳不适的感觉,这就是亚健康的表现。随后,抵抗力下降,病也逐渐增多,衰老速度加快。老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若养生有道,是可以减缓衰老的。养生就是要达到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

人的一生中,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国古人主张“上工治末病”,就是要亚健康的人,不发展成为病人。

要想身体好,首先要有养生的知识。许多人因无知而生病。

人的生活习惯,要有利于健康,减少生病。要养成符合养生需要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养生要以健康为目的,生活中有利于健康的事,要坚持去做,不利于健康的事就坚决不能做,有利于健康的事,做的时候要有个限度,否则,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人生活在天地、社会、人群中间,这是身体所处的外部环境,身体内部也是一个环境,养生要达到外部、内部关系的平衡和谐,使身体处于安闲、舒适的状态中。动态的环境不断在变化,人要去利用它、适应它,调节生活状态。白天黑夜、春夏秋冬、阴晴风雨有规律;工作休息、吃喝睡眠、社会人群交往也有规律。养成有利于健康的有规律的行为习惯,选择好的生活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调理身体和谐平衡是养生的基本原则。

气候变化,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防止引发各种疾病。活动中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骨伤。吃饭要杂食清淡,少吃多餐。睡觉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补充能量的过程。每天21点至次日5点是最佳的睡眠时间。吃好睡好是身体好的重要标志。和血化瘀、血脉畅通,保持身体内部良好运转,是保持内部和谐平衡的重要标志。动养身、静养心,坚持医养结合的基本规律。

要注意身体的微小变化和不适感觉,及时进行调养、服药,避免引发病症。有病看医生,养生靠自己。在养生中要不断学习养生知识,总结经验。

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延缓衰老,颐养天年。少为家庭添麻烦,少为社会添负担。耄耋上寿精神好,阴阳平衡慢衰老。中华振兴幸福多,现代征途步步高。

云南大学95岁离休干部 刘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