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老人的自助红色旅游(二)

发布部门: 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部门党委·离退休工作处      发布时间:2020-05-21

朱德故里

今年10月中旬,四川仪陇琳琅山朱德故里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已靠川北,不如小平故里是“一马平川”,而是处于丘陵山区,景区内道路崎岖,但是混合沥青路面平整,乘坐景区的旅游观光车很方便,就像乘公交往返各景点。景区内有:朱德出生地,朱德父母故居,朱德故居,朱德家世陈列室,朱德父母墓,丁氏庄园,朱德元帅纪念馆,也有朱姓人家开的农家乐和宾馆、酒店,农户旅店,常有外地游客自驾私车来玩,居住马鞍镇的中老年人也常来这里晨练。

朱德故里位于南充市仪陇县马鞍场(镇)琳琅山麓的朱家大湾,三合院、小青瓦房,前有石砌场坝,背靠青山,山上茂林修竹,朱德的祖父母、养父(伯父)朱世连,养母(刘氏),三叔朱世和,幺叔朱世禄一直居住于此。1895年朱德9岁时随母亲迁来这里,在此度过了13个春秋。朱德居住在他祖父母房间上方一个约6平米的小阁楼间,只有一个小窗户,这是他读书和居住的房间,也是整座故居唯一的小阁楼了。

图为朱德诞生地。

朱德的出生地是远在几里外的丁家大湾,1882年朱德先辈向庄主租用房,1886年12月1日朱德诞生在西房仓屋。1895年的寒冬腊月年关,因丁氏地主夺佃被迫迁出,与祖父母、伯父等居住,并过继给伯父家为养子。2006年朱德出生地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地。

  朱德从小聪明好学,靠多方借钱,全家保他一人读书,从琳琅山走出入滇,靠吃苦耐劳精神,两番曲折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直到成为滇军旅长后,才还清家里的借款。为追求真理,寻找救国之路,抛弃了高官厚禄,远涉重洋到德国学军事,经周恩来介绍,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在军阀队伍中做“军运”工作,1927年8月1日参加并发动了南昌起义,之后又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军在湘赣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从此开创了朱毛不可分的人生之旅,也创造了6个第一:朱德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位、新中国首任中纪委书记,新中国第一任人大委员长。

图为朱德家世陈列室。

  朱德父母故居建于清代中叶,占地1600平米,建筑面积315平米。是朱德在1919年任护国军旅长驻防四川泸州时,为父母购置的住房。朱德的母亲钟大夫人,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农村妇女,勤劳善良、深明大义,一直支持儿子追求的事业,对朱德的一生有深远影响,正当抗日战争的关键阶段,1944年遗憾离世。中共中央机关在延安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等领导人亲颂挽词悼念,她的优秀品质被世人所敬仰,她是伟大的。朱德十分悲痛,之后撰文《我的母亲》,选入50年代中学语文课本。朱德的大哥朱代历,支援红军,参加革命,首任村苏维埃主席,1933年被错误杀害,1957年“平反”追认为烈士。

图为朱德卧室。

  朱德家世陈列室资料表明,朱德属“客家人”,先祖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他的故里在江西婺源,后来迁到广东。在明清时期战乱不断,四川人口锐减,地广人稀。朝廷颁旨,从湖广地区大量移民进入四川,开垦荒地,发展生产,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大迁徙。朱德的先辈从广东韶关迁移入川,到他这代已经是第七代了。

  朱德元帅纪念馆坐落在景区北门高地上,百级石阶,比我校大门至会泽院的95级台阶还要高,建于1982年。馆名由邓小平亲笔题写,馆内匾额、楹联为宋庆龄、彭真、徐向前、郭沫若等题赠。陈列有元帅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实物400多件。今年是朱德元帅诞辰130周年,对朱德纪念馆进行保护性维修和重新布展,我们未能进入馆内仔细参观,直到11月底才对外开展。

在昆明青云街的“水晶宫”旁,也有一座朱德故居院落,那是朱德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任云南警察厅长时买下的住所。他去德国后,这座住所交给李姓朋友代管,解放以后交给市政府,改为幼儿园使用。那时警察厅位于二繇街,解放以后改称民权街,其旧址就是现在五华区工会俱乐部的右侧。

青云街水晶宫临街有一座院落,内有石山景物,是云南大学的教师宿舍之一。20世纪60年代,政治系主任戴钟衍曾在这里居住。由于昆明的建设发展,如今成为一座高楼了。

 

陈毅故里

  开国元勋陈毅元帅故居,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原名薛苞镇)正沟湾(现在称故里村),建于清代乾隆初年,系三重堂式木结构瓦房,占地1000多平米,背靠丘陵小山岗而建,前方有7池藕塘,当地人称为“七塘映月”,陈毅元帅1901年8月26日诞生于此。1980年这里经当地政府修葺改为陈列馆对外开放,大门上方悬挂邓小平书写的“陈毅故居”横匾,赵朴初撰写的“直声满天下,殊勋炳世间”楹联分挂两边。院内三重堂布局的房间、堂屋、厨房、牲口房等,就是一个几代同堂大家庭同住的格局。在藕塘旁边还有两座后来新建起来的房屋,是陈毅两位侄孙女的住家。陈氏宗祠建在距故居前方约1000米的丘陵小山下。是陈毅元帅留法启程的地方,他的父母也曾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陈氏始祖世居江西中西部泰和。始祖陈和明初中进士,后迁湖南新宇藕塘崀山之中隐居。康熙已丑(1709)年间,四川长期战乱,人口锐减。朝廷赦令“填川”。第16代孙陈尧钦、尧镜、尧铭三兄弟携家眷入川。长兄陈尧钦落户叙府(今宜宾)富顺县,尧镜、尧铭则落户中江县盛家镇(1953年划归乐至县)。清咸丰年间,尧镜部分后裔迁至正沟湾(今劳动镇故居村)。清同治八年修建了“陈氏宗祠”,这是一个三房四耳三间厅的四合大院,曾分给无房农民住,1958年迁出,改为村小学校。2005年列为县级保护单位。日本友人囤冈茂夫参观后捐款3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21万元),县人民政府拨款10万元,对宗祠进行维修,恢复原貌,对外展出。正厅布局有各代祖宗牌位,耳厅有陈氏家族史介绍。由陈毅故里景区管理局召专人看管。陈毅家族中人才辈出,仅陈毅这一代就出了“一帅三将军”。一帅就是陈毅(1901—1972)元帅;三将军是:胞兄陈孟熙(1899—1986),堂兄陈修和(1897—1998),胞弟陈季让(1905—1988)。

图为陈毅故里。

  陈毅文物陈列馆建在故居左后方横山半山腰上,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仿古建筑。塑有2.5米高的陈毅青铜像,是家乡人民集资建造的。在陈列馆右后方的山上有陈毅父母墓地。

  1992年陈毅故里建成4A级旅游景区。乐至县城内在一座山丘上建有“陈毅元帅纪念馆”,也称“陈毅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纪念馆前竖有陈毅元帅雕像,基座题字由江泽民1992年时题写。纪念馆一楼是乐至县文物保护管理局办公地,二楼全部是纪念展厅,有陈毅各个时期的历史照片、文字介绍、陈毅生平活动年表(1901—1972)、陈毅诗词。他的著名五言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见证了他毕生艰苦奋斗、刚直不阿、胸怀坦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自从到法国勤工俭学,经湖南的蔡和森指引,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在苏区“反围剿”的长汀战役中身负重伤,治伤养病,没能参加“长征”,而是留在南方,与项英一起领导了三年(1935—1937年)异常艰苦的南方游击战。后来成为新四军军长,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十大元帅之一、继周恩来之后的第一个外交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文化大革命”中遭“四人帮”迫害,含冤病逝。毛泽东主席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并对陈毅的夫人张茜说:“陈毅是个好同志,他对中国革命、世界革命作出了贡献,立了大功劳。”

图为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

陈毅的廉政、廉洁是出了名的。在今天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家乡乐至县把陈毅纪念馆建成了“陈毅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我在此略举几例。1950年春,在上海与父母有“约法三章”:1、不用公车。2、不准用市长名义办事。3、无特殊事情不外出。两位老人支持儿子的工作,遵守“约法三章”。身为高级领导人,他严以律己,不占两地房。1951年陈毅任上海市市长,同时去南京主持华东军区工作。为了减轻政府住房困难,他硬把上海的住房退了,为干部不占两地房树立了好榜样。1954年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父母到北京住了两三年,二老深居简出,受人爱戴。后来回四川居住又与父母“约法三章”:1、食宿自理,不惊动政府。2、做普通公民,不惊动邻里。3、不为亲友牵线搭桥办公事。二老守约,直至去世。

图为陈毅纪念馆。

他的家庭教育也很严格,要求子女必须自己创业,勉励子女兴家立业,做革命好后代。早在上海时,陈毅送儿子读私立学校,不让人知道他们是市长的儿子。并要求儿子粗茶淡饭,穿普通衣服,不准搞特殊。子女长大后,又写诗留给子女:

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

小丹赴东北,升学入军工。

身体要健壮,品德重谦恭。

写诗送汝行,永远记心中。

工作与学习,善始而善终。

汝是党之子,革命是吾风。

人民培养汝,报答立事功。

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汝要学马列,政治多用功。

试看大风雪,独立有青松。

汝要学技术,事业应精通。

又看耐严寒,篱边长忍冬。

勿学纨绔儿,变成百痴聋。

千锤百炼后,方见思想红。

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

这样的谆谆教导,在今天仍有普遍意义。

 

云南大学老教授协会会员  黄渊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