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我的岳父叶德均先生

发布部门: 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部门党委 离退休工作处      发布时间:2018-12-10

我与叶德均先生的女儿叶茵相识相恋到结婚是在叶先生去世7年之后的1963年,故而无缘拜识叶先生。当叶茵告诉我父亲是在肃反期间非正常死亡时,并不诧异,心想只要不影响我们交往、结婚,就没有必要去了解已经过世的岳父的情况。1961年我从云大生物系毕业之后被分配在本校生物系的“保密”专业——生物物理,又是党员,政审比较严格。庆幸的是我与叶茵结婚的申请顺利得到组织的核准。其实岳父叶德均肃反期间被审查的托派问题早于19551211日云南省公安厅给省委的审查报告中已予否定,可是不知为何没有通知本人和家属及有关单位,导致195676日悲剧发生,此后一家老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株连。文革期间,一位政治系的造反派老师还在大课堂前召开的批判大会上公然提到“托匪叶德均”。这是我在公开场合下第一次听到叶德均的名字。令我气愤,却敢怒不敢言。叶家的照片很少,家照中没有一张先生的照片,也没有他与家人或旁人合影的照片。因此,我既未见过先生本人,也没有看到过他的照片,对他的生平、学识更是一无所知。作为后人,该是有愧的。倒是岳母郝华韵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先生走后,夫人被照顾在云大后勤处和图书馆工作。1961年,年近半百的岳母带着两个幼儿被下放到普洱,在普洱百货公司工作。由于长期忧郁,积劳成疾,经常住院。20世纪80年代岳母退休之后上昆明和我们生活在一起。这段时间,我们两个孩子正在读书,需要有人照看。我和叶茵经常出差,岳母的到来给我们减少了后顾之忧,着实享受了一段“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之乐。岳母开朗、大方、乐于助人,还懂些诗词,给儿孙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对岳父叶德均的了解是近年来的事情。2016年初,家兄叶鹏患病,我随妻和弟妹前往看望,大家一致商定在父亲去世60周年时写一篇纪念文章,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叶德均


  兄弟姊妹中没有学文的,对父亲的专业大家都很陌生。叶鹏生病,父亲去世时两个弟弟还不懂事,执笔的事就落在叶茵身上。

  在陪同走访专家和协助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岳父的形象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在看到《谁还记得叶德均》,《叶德均--谜一样的大学者》等文的时候,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

  有的文章内容生涩,读起来很吃力,但其中有些段落,有些语句生动感人。上海浦东的学者周海崟在叶德均佚文《<沈三白与石琢堂>识略》一文中开篇就写道:“真是喜从天降,春节前我意外地收到朋友的一个‘超级大礼包’(电子邮件),其珍贵程度难以言说,内容之一就是叶德均先生20世纪40年代发表的两篇研究《浮生六记》的文章……当我急切而又贪婪地读完之后,不禁为之深深折服,且悲从中来——原先以为的当今某些文人或学者之流在《浮生六记》研究领域所谓的新观点、新成就,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叶德均早在六十多年前就已经发表过了(真为这些学术界的‘啃老族’脸红)。是年叶氏仅33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继俞平伯、林语堂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浮生六记》研究家,沈三白资料开拓者,成就卓著,功不可没。是学术界的骄子,是沈学研究领域内一座当之无愧的丰碑!”

  在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的时候,觉得仅以一篇纪念文章难以全面地反映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就打算扩大范围征集稿件,然后汇集成一本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纪念文集。此事得到云南大学著名教授,云南省文联原主席,曾是家父的学生张文勋先生的首肯和具体指导,并为书作序;还得到了曾经听过先生讲课的云南大学物理系教授李作新先生的支持和鼓励。长春的青年作家、《天下书香》的主编马犇先生在得到这一消息后,在所赐的《稗山曲海等闲事 且钻韦编了此生——叶德均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一文的补记中写道: “……2016922日晚9时,我接到一个来自云南昆明的电话,信号不好,刚说两句就断了,彼时家人已休息,我穿着睡衣去楼道里回拨电话,意想不到的是,对方竟是叶德均先生的女儿叶茵女士。北方9月,楼道间已凉了,电话里,叶女士概述其父亲的一生以及后人的现状,并详述了叶先生的离世,听到那些凄惨的往事,我的心头和身上皆凉如雪。但听到叶女士欲出版《叶德均先生纪念集》以告慰其父的消息,我内心立刻温暖起来。我连夜将这个消息发布于自己的微信。我的老师,吉林大学文学院王昊教授立即在消息下留言:叶氏著述,我大体都拜读过,堪与冯沅君、谭正璧、郑振铎等人著作比勘。希望纪念集能尽早编成,我愿为此贡献随笔小文。我随即替叶女士向王教授邀稿。随后他又向湖州著名学者徐重庆先生邀稿。”由于各方面的支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征集到有关的学术论文和纪念文章19篇,已于20177月出版发行。



作者与妻子、岳母合影


  岳父叶德均因遭政治迫害而英年早逝,其生平著作亦湮没无闻,近年来随着他的许多著作再版问世,他在学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引人瞩目。可是至今没有一篇较全面的介绍他的文章,刚刚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音希声——叶德均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文集》是一本比较全面介绍叶德均生平著作的书,正如张文勋先生在序言中所述“《大音希声——叶德均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文集》一书……把一位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贡献,成就辉煌的大学者形象,较全面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该书20万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收录了近几年间学界对叶德均先生及其著作的研究文章,二是学界及家属对叶德均先生的回忆和纪念性文章。现根据家人的回忆,结合本人学习该书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心得,对岳父叶德均先生的生平、学识作一简要介绍。

  叶德均,字子振。民国元年(1911年)66日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县一个盐商兼地主的家庭。从小聪颖好学,15岁开始收集民间文学资料,15岁发表文章,16岁成为山东大学第一批俗文学会校外会员。18岁《淮安歌谣集》在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出版,成为代表当代民俗学研究最高理论成果的36种丛书之一,开启了他从事民俗文学研究的大门。他在淮安中学读书时品学兼优。1930年高中还没毕业就考取上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赵景深先生。毕业后返乡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小说和民间文学。19451946年在湖州中学和青年中学任教,19471948年在湖南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主授“宋元明讲唱文学”和“俗文学”。19481956年在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开设“中国戏曲史”兼授“中国通俗文学”等课程。195676日去世,年仅45岁。

叶德均因遭政治迫害而英年早逝。他的学术生涯只有二十多年,但他在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中留下了丰硕的成果,赢得了学界永久的怀念。先生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通俗文学诸多领域,如民歌说唱、戏曲、小说等等,成绩突出,颇有建树,主要著作有《淮安歌谣集》《曲品考》《宋元明讲唱文学》《戏曲小说丛考》等。  

18岁所著的《淮安歌谣集》共62首,附故事12则,这些歌谣和故事极具地方特点。他所收集的儿歌多伴游戏而生,将部分游戏附在儿歌下,很有情趣。淮安的民俗、淮安的风情,牵动着先生的心,他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相继发表了《淮安风俗杂掇》《淮安方言录》《淮安旧俗》《猴王娘型故事略论》《关于俗嗣的演变》,之后又发表了《鲁迅的中国小说研究》《<西游记>研究的新资料》《曲目杂识》《明末的俗曲》等,据不完全统计,先生先后发表民俗、民间文学研究论文270余篇。

  先生所著的《宋元明讲唱文学》是中国较早的一部讲唱文学专著,也是俗文学研究的一部名著。1953年上海出版社出版,到2015年共再版了5次。

  先生1946年应湖南大学之邀,任中文系副教授,主讲“宋元明讲唱文学”和“俗文学”。

  1948年在云南大学中文系主授《中国戏曲史》,兼授《中国通俗文学》和《中国文学史》等课程。首次把俗文学搬上了高等学府课堂。

  在教学中,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认为:作为一个教授,在学术上要有自己的建树,完全重复讲述别人的东西,形同嚼蜡。他坚持讲课内容要常讲常新。为学生讲述一个新观点或新考证,都要查阅大量资料。

  他的学生张文勋教授回忆道:“先生讲课,材料丰富,旁征博引,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生动有趣。”云大物理系教授李作新也曾多次听过他的课,说“听先生的课是一种享受。”由于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渐渐地,在昆明声名鹊起,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云南京剧院等单位多次邀请他去讲课、作报告,很受欢迎。

  先生重视戏曲资料的收集、整理,尤其是重点剧目的整理与调查,他在这方面用力最勤,成果最多。他主要用校勘辑佚法研究戏曲。

  这种研究工作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披沙拣金地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在一般学者看来,是一种费时而又不讨好的工作,其成果很不容易引起学界的重视,但这种工作对全面了解明清时期戏曲剧作,流行情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他淡泊名利,热爱戏曲的高尚品德。《曲目钩沉录》《曲品考》《祁氏曲品剧品补校》是他在戏曲目录学方面的重要著作,这种研究工作对古代戏曲史的研究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在《水浒传和宋元风习》中,他认为《水浒传》小说成为现在的样式,不是成于一代,也不是成于一人之手,是从宋代以来到晚明为止四五百年间,经过许多书会先生和民间文士以及书坊主人的多次增补、修订、删减而成的。他注意小说家生平的研究,他写的关于《二刻拍案惊奇》作者凌濛初的《凌濛初事迹系年》是一篇研究凌濛初影响较大的文章,有的学者称是20世纪研究凌濛初的两项成果之一。

  先生嗜书如命,博览群书,旁征博引,深入查证,以科学态度对待学术问题,关心穷苦人民,安贫乐道。

  他在《西域记研究的资料》一文中,以史料为据为进一步考察吴承恩的生平提供了依据,还对吴承恩是否为《西域记》的作者,提出了质疑,这个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形成研究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先生为考证《笔生花》作者邱心如的生平,查阅了多个版本的地方志,检索邱氏家集,还找到邱氏族谱存略,但都一无所获。他没有放弃,找到当时邱家最年长的人——邱于蕃的太太,结合史料和老人的回忆,最终他论定邱心如为淮安人。


叶德均(前排左五)1934年复旦大学毕业照


 

  岳父在云大教书期间,全家人完全靠他微薄的稿费和教书薪水维持生活,生活十分清苦。他唯一的嗜好是吸烟喝茶,他饭量很少,每顿只需要一小碟炒肉丝,一个馒头或半碗干饭。他衣着朴素,一般只穿蓝布大褂或灰色咔叽中山装,他最好的衣服是一件法兰绒大褂。他的一支派克钢笔用了几十年。有时生活困难几近断粮。为了解决生活的窘境,他常到其他学校兼课,岳母则带孩子们在家的前后院养鸡、种菜,在云大传为佳话。为解决女儿的学费问题,岳父准备登门当家教。可是进门一看对方是个“纨绔子弟”不可教矣,愤然离去,致使女儿失学。尽管如此,岳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至今激励着后人。尽管生活困难,他仍然嗜书如命,几乎每个月领到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书店买书。有时书买多了,影响家庭生活,岳母埋怨,他不吭声。

  家里的书再多也是沧海一粟。因为他需要看的东西很多,无论到哪里,图书馆和古典文库都是必去的地方。一借到书就没日没夜地读,做文摘、制卡片。他读书认真,心细如发,经常发现常人忽视或不注意的东西,独辟蹊径。

  岳父从小接近长工、佣人,抗战时期生活在农村,与佃户、农民相处。形成了同情弱者、尊重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在实际生活中也身体力行,影响子女。岳母生家弟时请了个小学毕业的姑娘当保姆,全家对她十分关心,叶鹏放学后给她补习功课,第二年,她考上卫校,后来在盘县当医生。

  叶茵在昆师附小上五年级时,把住家附近的一些贫困失学的儿童组织起来扫盲。教室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每当这些孩子来上课,就要现拆一张床,搭成课桌,岳父毫不嫌弃这些脚上有牛粪,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当看到女儿为他们上课和孩子们用功读书的情景,他就显得十分高兴。对此云南人民广播电台还专门进行了报道。

  时光流逝,沉寂了一个甲子的岳父,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老年学者依稀记得他的音容,青年学者查阅他遗留下来的书籍资料,不断完善前行。

  叶德均的子女虽然受到不同程度的株连,但是他们并没有沉沦,没有没落,而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成为单位或部门的骨干。

  叶德均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尊重先贤,尊重劳动人民,坚持真理,嗜书如命,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优良品质是家庭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后人永远传承的家风。

我作为叶家的女婿也深受感染,受益匪浅。鉴于本人才疏学浅又是外行,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云南大学老教授协会会员  王紫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