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共产党人的“人生风范”

发布部门: 云南大学离退休工作部门党委 离退休工作处      发布时间:2017-04-13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以来,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勇敢地担负起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成为民族坚强的脊梁。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让我们在回望与缅怀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神圣宗旨,他们的党性修养,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这种品质,是激发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周恩来为党为民鞠躬尽瘁

周恩来(1898-1976),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1921年加入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

修身要则

  1943318日,周恩来在重庆红岩整风学习时曾写下一则《我的修养要则》,全文如下:“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五、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为民挤车体验

  1954年的一天下午五点多,周恩来对秘书说:“群众反映现在北京市公共汽车拥挤得厉害,上下班要在路上浪费一两小时,今天咱们去乘公共汽车,了解一下情况,你们不要告诉保卫部门。”在北京图书馆公交站,周恩来等群众都上了公共汽车后,他最后上了车。果然车上很挤,没有空座,他往里走了几步,手握住吊环站在了中间。人们在拥挤中顾不上东张西望,汽车行驶了两三分钟后,站在他对面的一个乘客才大声叫了起来,哎呀!这不是总理吗?“总理”、“总理”……车厢里立即活跃起来,人们纷纷让座,周恩来坚决不坐,他挥动手一个劲地劝大家坐。一个乘客握住他的手问:“总理,你那么忙,怎么还来坐公共汽车?”周恩来笑着回答说:“我也来体验一下你们的生活嘛。”接着他就和乘客们攀谈起来,问他们的姓名,都是哪个单位的?住在什么地方?每天上下班需要多少时间?周恩来下了公共汽车又上了无轨电车,在北京城转了大半圈。回来后,周恩来立即将有关领导同志找来,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和制定如何解决公共汽车拥挤问题的具体措施。他还指示:国务院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如有条件的话,都要用大车接送职工上下班。

工作日历

  周恩来留下的二十多本工作日历,记载着他从195011日到197618日二十六年间每天办理的重要事项。是周恩来为党和人民日夜操劳的翔实记录。在1974326日这一页上,这样记载着:下午3时:起床;下午4时:与尼雷尔会谈(五楼);晚7时:陪餐;晚10时:政治局会议;晨2时半:约民航同志开会;晨7时:在10号办公;中午12时: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和王后;下午2时:休息。整整连续工作了23个小时!当时周恩来总理已是76岁的老人,而且已是癌症缠身,并越来越重!一年零九个月后他逝世了!从一月到六月的五个月中,周恩来除了到医院检查病情和病重住院休息外,总共抱病工作了139天,其中一天工作不足14小时的只有9天,工作14小时到18小时的有74天,工作18小时到24小时的共有44天!其中很多天是连续工作,没有间断。在周恩来的工作日历中,人们看不到一分一秒光阴虚度。

中马建交

  周恩来在19725月的一次常规检查中发现患有癌症,1973年病情恶化,每日大量便血,直到1974年四五月间连续四次发生缺氧症状后,他才同意住院动手术,但他仍然坚持妥善办完与马来西亚总理就两国建交问题举行正式会谈。医生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带着医疗器材守在门外,随时准备抢救,直到周恩来亲自签署了中马建交联合公报之后,向秘书口授“61日后对送批文件的处理意见”。交待完工作后,才住进医院治疗。

特殊记录

  197461日,严重的病情迫使周恩来不得不同意进医院动手术。在逝世前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在医院动过6次大手术,8次小手术,平均每40天就要动一次手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未能静心治疗,忍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巨大痛苦,继续工作。在这一年半的住院岁月里,他同中央负责人谈话161次,与中央部门负责人及其他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55次,接见外宾63次,与陪同人员谈话17次,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离开医院外出参加会议20次。这期间他离开病榻前往参加了贺龙元帅的骨灰安放仪式,参加了李富春的追悼会,在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庄严的讲坛上,抱病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术后问癌

  19758月的一天,周总理刚做完手术,做手术的李冰(中科院日坛医院的党委书记)刚走出手术室,周总理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叫来,周总理便问他:“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李冰回答说:“知道”,周恩来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对他说:“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李冰强忍着抽泣说:“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休息”。

临终留语

  周恩来身患绝症,在病榻上仍然关心着其他生病的同志,关心着劳动人民的医疗保健。197617日,他的病情更加恶化,呼吸十分微弱,危在旦夕,深夜11点钟,他微微睁开眼睛,吃力地对守护在他身旁的医务人员凝视了一下,认出其中有吴阶平,就对吴阶平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快去照顾其他生病的同志,他们那里更需要你”。这是周恩来总理留下的最后的话。第二天上午957分,他就与世长辞了!

二、张闻天提倡切实的工作作风

  中央档案馆里保存的中共中央党内刊物《共产党人》杂志1940年第七期,刊载张闻天的一篇文章《提倡朴素与切实的工作作风》。文章讲到:“我们党内今天要提倡切实的工作作风,我们要反对那些讲大话、订大计划,而不肯或不会脚踏实地切实工作的空谈家”。今天读起来,依然发人深省。遵义会议上,作为中央政治局的重要成员,张闻天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作了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19489月,张闻天为中共中央东北局起草了《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对于新中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1950年后,张闻天在外交部工作,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庐山会议上,张闻天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批评了当时工作中发生的“左”的错误。197671日,张闻天病逝于江苏无锡,走完了坚持真理、光明磊落、无私无畏的一生。

三、善于向群众学习的任弼时


左一为任弼时

19436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任弼时撰写了《共产党员应当善于向群众学习》一文,今日读来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文中这样写到:“党的一切政策和决定是否正确,要看他是否符合群众的利益与群众的要求,是否能够得到群众拥护,并能够动员群众积极起来去奋斗去实行,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群众的创造力量是非常伟大的,只有依靠群众,任何困难问题都有办法解决”。任弼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提出的共产党员要增强群众观念,在一切工作中,都要从照顾群众的经验出发,从依靠群众的力量出发的观点,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1922年任弼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就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在党内出现“左”倾或右倾时,任弼时始终坚持用“向群众学习”的态度摆正自己。由于过度劳累,于1950102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46岁。

四、严于律己的吴玉章

  吴玉章(1978-1966),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5981岁高龄的吴玉章在自己的案头挥笔写了一则《座右铭》:“我志大才疏,心雄手拙,好学问而学问无所长,喜语文而语文不成熟,无枚皋之敏捷,有司马之淹迟,是皆虚心不足,钻研不深之过。年已八一,寡过未能。东隅已失,桑榆非晚。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毋怠毋荒。谨铭。”

  吴老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学识也十分渊博。他严于律己,81岁高龄尚立志努力,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榜样。毛泽东同志在1940115日中共中央为吴玉章补办60寿辰庆祝会上讲道:“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20世纪40年代,吴玉章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誉为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延安五老”。吴玉章不仅一辈子革命,还一辈子办教育,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22年吴玉章担任四川大学前身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抗战期间,吴玉章先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新文学干部学校校长,延安大学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吴玉章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

五、林伯渠勤俭节约的“生产节约计划”

  林伯渠(1886-1960),1920年参加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44年春节后的第四天,延安《解放日报》头条新闻登载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个人的“生产节约计划”。该计划有四项:一、从农业生产上,完成细粮两石交粮食局(用变工合作法)。二、收集废纸交建设厅。三、自民国三十三年一月二十五日(1944年农历正月初一)起戒绝吸外来纸烟。四、今年的棉衣、单衣、衬衣、鞋袜、被单、毛巾、肥皂,完全不要国家供给。

  这位延安著名的“五老”之一,并没有因自己的职务高、资格老而搞半点特殊,或挥霍浪费党和人民的资财。他提出的四项计划没有口号,朴实可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体现了共产党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表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革命精神。

参考资料:《周恩来的人生风范词典》《共产党高层领导人评传》

(何正芳 云南大学老教授协会会员)